"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欧洲国家实力在上升 B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C 中国国际地位在下降 D 中国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右图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国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请从下列与之有关的的信息中找出错误的一项:()
A.约于公元前3000年该国初步统一并出现象形文字 |
B.古代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其权力的象征是他们的陵墓 |
C.历史上最后征服该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是亚历山大帝国 |
D.20世纪50年代该国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真正的独立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
1998年长江出现百年一遇的洪灾,广大解放军官兵奋不顾身,勇战洪魔。这一行动反应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哪方面的内容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B.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C.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
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甲同学 | B.乙同学 | C.丙同学 | D.丁同学 |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 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