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点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存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
| C.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
| D.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
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但是,公民的权利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受限制的。当其在行使个人权利过程中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法律就要对其进行强制限制。这说明
| A.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
| B.权利和义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 C.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 |
|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
2008年6月 28日,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庞家钰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认定庞家钰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这表明
|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
|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
我国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
| A.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 B.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
|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博客”的意思是“网络日志”,也被称为写网络日志的人,目前已成为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络上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享有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 B.言论自由的权利 |
| C.质询权 | D.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权 |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规定,权利人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说明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均等的 |
| C.公民要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 |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法律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