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aA(?)+2 B(g)2C(g)+D(g),其中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
C.a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 |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
(原创)某些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低,因此从自然界中获取这些资源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富集,下列选项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富集的是
A.金沙(Au)![]() |
B.沙子(SiO2)![]() ![]() ![]() |
C.浓缩海水(Br-)![]() ![]() ![]() ![]() |
D.浓缩海水(Mg2+)![]() ![]() ![]()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
B.向燃煤中添加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
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
D.氮是生命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多数生物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 |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右侧为负极 |
B.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e-==H2↑ |
C.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通电 |
D.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8 |
② |
x |
0.2 |
7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HA) +c(H+)= 1×10-6 mol·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 c(K+)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H+)+c(K+)=c(A-)+c(OH-)
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
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 |
C.10 mL0.10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
D.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NaHCO3溶液、NaOH溶液:c(CH3COONa)>c(NaHCO3)>c(NaO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