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4日,太阳发生了三次巨大的耀斑爆发。第一次爆发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第二次爆发在上午10时左右,东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第三次爆发在晚上9时左右。回答下列各题:这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
A.气温升高 | B.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 C.臭氧层空洞扩大 | D.海平面上升 |
第一次耀斑爆发时,以下地区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
A.北冰洋 | B.南回归线 | C.赤道 | D.北回归线 |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据此回答1-3题。选择在西昌发射的原因是因为这里
①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②海拔较高,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③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④纬度较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我国开发月球的理由有
①月球矿产资源丰富②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③月球表面超高真空、无磁场、微重力,是科研的理想场所④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征服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报道,2008年1月28日卫星已转入侧飞状态,并将于2月21日经历第一次月食,这是对卫星环境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月食主要影响嫦娥的
A.飞行速度 | B.能量来源 | C.探测效果 | D.飞行高度 |
阅读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时09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嫦娥”奔月旅程正式开始。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入月表指定区域,成功完成硬着陆。
材料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为27天7小时多。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中,大约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A.494 | B.482 | C.18 | D.30 |
下列关于月球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 B.月球上昼夜交替比地球快 |
C.月球上看太阳西升东落 | D.初一看到的是月球正面,十五看到的是月球反面 |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表面时
A.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 B.减缓月球的自转速度 |
C.主动撞击,碎片受月球吸引,不会成为太空垃圾 | |
D.燃料耗尽,受月球吸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撞击 |
从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照片显示,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月坑,这些月坑是
A.人类发射的月球卫星撞击而成的 | B.月球上火山喷发形成的 |
C.大量陨石撞击而成的 | D.月球上的岩溶地貌 |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地球公转速度要快 ②地球公转速度要慢
③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④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发射时北京已进入夜晚②撞击时北京已进入夜晚
③发射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④撞击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 D.山东半岛瑞雪 |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 |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
B. |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
C. |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D. | 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 |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 |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 |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 | 极昼时间长 |
B. | 极夜时间长 |
C. | 空气稀薄、干燥 |
D. | 海拔高,离太阳近 |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 B.加拿大、挪威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山脉的隆起②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③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④潮汐现象加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