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网东京3月12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11日下午发生里氏8.8级的巨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专家认为,海啸规模如此之大原因有二,一是地震本身规模大且震源浅,二是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放大了海啸能量。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并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真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②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担待事物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③

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这就是说(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发展 D.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