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五支试管,各加入2mL 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按下表要求分别加入试剂或材料
试管号 |
1 |
2 |
3 |
4 |
5 |
过氧化氢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试剂或材料 |
1mL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豆块 |
熟土豆块 |
生土豆块和稀酸 |
实验现象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大量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组合实验中,包含了空白对照组 |
B.用1号和4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C.用3号和4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
D.用3号和5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 |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
研究表明,突触小泡膜上蛋白通过与突触前膜上的S蛋白结合而引发膜的融合,进而释放出神经递质。此过程与下列中的哪一项直接有关( )
A.膜的选择透过性 | B.载体的功能 |
C.ATP的消耗 | D.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
B.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
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
D.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