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漱甘:用泉水漱口。③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④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诗歌鉴赏,完成题目
商调·黄莺儿 赠燕
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花口。“黄莺儿”是这首作品的,本首作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之一是。
作品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其一)
潘大临[注]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船。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罗浮南斗外,黔府若何边?
【注】潘大临:黄州(今湖北黄冈)人,早年应试不第。善诗文,苏轼、黄庭坚对其诗才十分赞赏。诗中“罗浮”指广东罗浮山,当时苏轼被贬在此;“黔府”指四川彭水,当时黄庭坚被贬在此。
(1)本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赏析。
(2)本诗后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简要分析前四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2)概括内容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风花误入长春苑”,一句中,“花”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误入”?
诗中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雪景,请列举两处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