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什么?
(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是某城市工业布局规划图,回答:

⑴计划在A处建印染厂,是否合理:___ 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⑵若在B、C、D三处分别建自来水厂、钢铁厂、服装厂,请合理安排(均填字母):
服装厂
自来水厂
钢铁厂
⑶该城市布局形式为_______ __式。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 ,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 。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D.人口密度增大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____。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_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表1,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75
2.30
0.73
1952
3.70
1.70
1980
1.82
0.63
1957
3.40
1.08
1985
2.10
0.68
1962
3.70
1.00
1990
2.10
0.67
1965
3.79
0.95
1995
1.71
0.66
1970
3.34
0.76
2001
1.34
0.64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生产力水平仍低,造成人口死亡  B.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
C.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全和进步 D.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抗灾害能力较差
(2)197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出生率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B.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C.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发展的有力措施 D.全民投身发展经济的结果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乙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①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 国家,实现代表_______ 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是__________
②乙表中数据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②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地区________ 、 ___________ ;
我国东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形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
③五大湖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