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6,判断题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题。

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读下图回答题。

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水分 D.经济发展水平

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