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制药工艺是,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制成小球,让小球包裹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生物膜的特性是指( )
A.选择透过性 | B.特异性 | C.渗透性 | D.流动性 |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
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B.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
D.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 |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 )
方法 |
观察结果 |
|
①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泡少而小 |
② |
常温下加入Fe3+ |
氧气泡稍多而小 |
③ |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极多而大 |
④ |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少而小 |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
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
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下图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其中能作为RNA的基本单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