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b的转运速率一定有影响 |
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某被子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叶 |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尖 |
C.丙可能是死细胞 | D.甲可能取自茎 |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 B.798、12和10 | C.799、1和1 | D.799、11和9 |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顺序是
A.①④⑤③② ![]() |
B.②③①④⑤![]() |
C.①⑤④③② | D.⑤④③②① |
为了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 B.①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