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别是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示。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3)图C曲线的变化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并向小室内加入10mL3%溶液(如图A);②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呈图B所示状态;③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共进行5分钟.④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重复前面步骤。请回答:
a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
b 实验材料选择中应注意的是 ;
原因是 。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 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称为______________;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
(2)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a表示________;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c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d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________,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作用。
(14分)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每天以0 h、3 h、6 h、12 h和24 h进行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 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如曲线甲所示。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________是自变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因变量。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_____水,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4)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 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小组同时测定K+吸收速率与水淹时间的关系,如曲线乙所示。由图可知,互花米草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7分)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___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线粒体、叶绿体在细胞内的运动有非选择性移动(线粒体、叶绿体随原生质流动的被动运动)和选择性地移动(向选定的目标移动,例如在精原细胞中,线粒体是均匀分布的,但随着精子的形成进程,线粒体集中移动到鞭毛的基部)两种方式。线粒体、叶绿体中DNA呈环状,有一定的独立性,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动物细胞中线粒体DNA长约5微米(1微米=104埃)。DNA分子每盘旋一周长度约为34埃,有10对核苷酸。除编码自身的蛋白质外,还编码自身的RNA(如tRNA等),编码这些RNA约需线粒体DNA全部信息量的30%。因此,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是少量的,只占线粒体全部蛋白质的10%,其他蛋白质仍要核基因编码。另外线粒体还具有许多原核生物的特性,如有自己的核糖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等。线粒体、叶绿体都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增殖。
对于线粒体、叶绿体的起源,有人认为:线粒体、叶绿体是由前原始真核细胞捕获了某些原核生物。这些原核生物与前真核生物长期共生,形成了现在真核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
(1)线粒体选择性移动的意义是 。
(2)线粒体、叶绿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的原因是 。
(3)根据材料,从代谢角度分析,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而叶绿体可能起源于。
(4)试说明你支持或不支持线粒体、叶绿体起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