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卢梭的上述观点          (   )
①看到了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
③承认不同性质的国家,人民的地位是不同    
④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美元,居民消费将由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音乐、动漫、传媒出版以及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领域,都将随之出现大的发展。这说明
①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而变化②消费为社会创造新的劳动力
③消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据报道,2013年3月15日以来,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销售量下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美国某品牌手机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①该手机生产商供应减少
②3.15晚会被曝光后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手机产生反感情绪
③该品牌手机升级换代,售价较高
④另一品牌手机与其相比性价比更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5%,工业品(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7%,其中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针对CPI上涨,政府应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生产发展以稳定物价
②针对CPI上涨,政府应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资金回收流动性
③此次PPI上涨会使企业的收益增加,但却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④此次PPI上涨可能会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的总收益(P×Q)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P×Q)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甲商品价格降低的是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