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佃关系的出现       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史学家张传玺说,“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的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实证材料 B.历史研究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指导
C.强调理论,轻视史料 D.理论建构无益于历史研究

图画家所代表的画派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 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的色彩”,这一现象说明()

A.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绘画风格的变化
B.中西方绘画风格相互借鉴和融合
C.个人主观性情决定了绘画形式的变化
D.画家由注重意境转向注重写实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
C.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