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B.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
C.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
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
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
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
B.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
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
D.马歇尔计划 “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 B.武力掠夺 | C.和平崛起 | D.民主强国 |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