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⑦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两分两至正午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射镜的角度调节,可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判断下列各题。诙地位于 ( )
A.热带 | B.北温带 | C.南寒带 | D.北寒带 |
当
阳光如②所示照射时,恰好北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
A.70°E | B.30°W | C.90° E | D.50°W |
当阳光照射如⑨所示时,赤道上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 ( )
A.始终朝正北方向 | B.始终朝正南方向 |
C.西南一正南一东南 | D.西北一正北一东北 |
在下图所示的某山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成因中,①~⑥依次是( )
A.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植被破坏 ⑥岩石破碎 |
B.①地壳活跃 ②岩石破碎 ③地震 ④多暴雨 ⑤植被破坏 ⑥滑坡 |
C.①地壳活跃 ②多暴雨 ③地震 ④岩石破碎 ⑤滑坡 ⑥植被破坏 |
D.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岩石破碎 ⑥植被破坏 |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A.甲和丁 | B.乙和甲 | C.乙和丙 | D.丙和丁 |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
B.H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
C.H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H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平分 |
当H点位于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
B.晨昏线与地轴的线面角达到最大值 |
C.长江入海口的盐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
D.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客轮顺风顺流 |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是最大的( )
A.①区域 | B.②区域 | C.③区域 | D.④区域 |
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A.流域面积大于D河
B.含沙量大于D河
C.流域降水少于D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四河流域中( )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