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细直玻璃管上端封闭,开口端竖直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玻璃管露出水银槽液面的长度为L=40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8cm.现使管缓
慢转过θ=37°角,保持玻璃管在水银槽液面上方的长度L不变,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时 ( )
| A.管内气柱长度可能为30cm |
| B.管内气柱长度可能为32cm |
| C.管内水银柱长度可能为9cm |
| D.管内水银柱长度可能为12cm |
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
| 1 |
0.20 |
2.0 |
0.40 |
||||
| 2 |
0.20 |
3.0 |
0.60 |
||||
| 3 |
0.45 |
2.0 |
0.60 |
||||
| 4 |
0.45 |
4.0 |
1.20 |
||||
| 5 |
0.80 |
2.0 |
0.80 |
||||
| 6 |
0.80 |
6.0 |
2.40
|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作出sinθ1—sinθ2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他做实验时,光是由玻璃射人空气 |
|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
| C.玻璃的折射率为0.33 |
| D.玻璃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
|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
| 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 D.牛顿提出的质量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
某同学在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 地球半径 |
R="6" 400 km |
| 月球半径 |
r="1" 740 km |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9.80" m/s![]() |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 m/s![]()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 km/s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
T=27.3天 |
| 光速 |
c=2.998× km/s |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 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
B.
C.
D.
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 A.10 m | B.15 m | C.90 m | D.36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