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第I栏中的化学反应和与第II栏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III栏中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
第I栏 |
第II栏 |
第III栏 |
| A |
NaHCO3溶液滴入Ca(OH)2溶液 |
NaHCO3溶液滴入NaOH溶液 |
OH-+HCO3-=CO32-+H2O |
| B |
铝片投入少量NaOH溶液 |
铝片溶液投入过量NaOH溶液 |
2Al+2OH-+6H2O=2[Al(OH)4]-+3H2↑ |
| C |
碳酸钙加入足量稀盐酸 |
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 |
CO32-+2H +=CO2↑+ H2O |
| D |
过量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 |
少量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 |
SO2+2OH-= SO32-+ H2O |
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K、Na、Li | B.N、O、C | C.Cl、S、P | D.Al、Mg、Na |
4p能级只填充一半电子的原子,其原子序数是
| A.15 | B.33 | C.35 | D.51 |
为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A.310 | B.3d10 | C.3s23p63d2 | D.3s23p64s2 |
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 A.+1 | B.+2 | C.+3 | D.-1 |
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 |
B.氟化钠的电子式 ![]() |
|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
D.碳-12原子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