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中国成为其觊觎的主要对象。20世纪20年代,日本官员就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日本把这一言论转化为实际侵略行动,最早是通过( )
A.“一·二八”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战国以来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形成,主要包括()
①君主私有土地②地主私有土地③自耕农私有土地④均田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推动由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铁农具的使用和以牛力耕田 |
B.垦田面积的扩大 |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
D.粮食产量提高 |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下图反映了1953年—1956年中国农村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 )
A.“大跃进”运动 |
B.发展乡镇企业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食品工业 |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B.火柴业
C.榨油业D.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