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2-4 |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结构如下图所示。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维生素C,如新鲜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
B.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
C.维生素C可发生水解反应 |
D.维生素C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缺铁会引起下列哪些症状:
A.侏儒症 | B.骨质疏松症 | C.甲亢 | D.贫血 |
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水果和蔬菜 | B.鱼肉和猪肉 | C.鸡蛋和鸭蛋 | D.糙米和肝脏 |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A.经常晒太阳 | 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 |
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 | D.适量补充维生素D |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再溶解 |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 |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