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_(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 (填写字母),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处在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直接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读下列图表并综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鲁尔区产业综合整治前后采煤工业的对比表
(1)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据图比较两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相似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0世纪末,鲁尔区进行了产业的综合整治。读鲁尔区产业综合整治前后采煤工业的对比表,分析从1995年年,鲁尔区采煤工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从图丙中可以看到,山西省煤炭产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西没能成为经济强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结合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结构框图(图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码和地名),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码和地名)。
(2)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和最低地区的成因。
(3)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4)比较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
图中OP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每小题4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日、时)。
(2)下列光照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中一致的是()
(3)用折线在图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4)图示所对应的时间( )
A.地中海地区阴雨连绵 |
B.我国西南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
D.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 |
(5)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6)六个月后b点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图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在资源输送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四大工程,这四大工程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和工程。
(2)关于实施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
B.我国跨区域调配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
C.我国水资源分布集中,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
D.我国资源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其中与首都北京关系最密切的是工程与工程。为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那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