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最早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据此判断13——14题:
这句话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商品性 D.技术性

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气候

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区多建有高楼大厦
B.上海城市建设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
C.华盛顿将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而不是商务区,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读下列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

图中a.b.c.d四处位置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若b城市不断向郊区发展,乡村成了“都市中的村庄”。这种发展对城市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
B.保护敞开地,防止非法倾倒垃圾
C.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改善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下图是居住场所、工作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下列关于休闲场所变化的叙述:①逐渐与居住场所分离②数量由少到多③规模逐渐变大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⑤种类日趋附于多样化,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演化到第三阶段时,该地区就业人口结构应该为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人口移动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图示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

A.人口流动
B.人口迁移
C.环境移民
D.国际难民

有关人口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移动只是使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对环境基本上无影响
B.有可能给迁入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C.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民族融合,增进文化交流
D.从年龄段来看,人口移动以青壮年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