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50°E,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分布在Q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回答下列各题。

Q线上地理差异较小的是

A.地域文化   B.海拔高低 C.纬度高低   D.温差大小

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由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口储水而成
B.②地处山区,城市形态为放射状
C.③垂直带谱与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卑斯山相似
D.④地周边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自然界中的许多花岗岩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如左图所示。右图为“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

A.甘、鲁、浙、闽 B.甘、豫、粤、鲁 C.疆、黔、闽、鲁 D.鲁、苏、宁、闽

有关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 B.是岩浆侵入下地幔冷却形成
C.因发生变质作用而棱角很少 D.多呈浑圆状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

下图中线段PQ位于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PQ为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中的槽线,且气压值P大于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可能吹偏南风   B.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②地
C.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D.①地云量多于②地

若PQ为地形图中的谷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一定自P流向Q   B.①处的海拔一定比②处高
C.此处一定发生内外力作用 D.PQ处一定能形成河流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地自转线速度和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其中④地位于北半球,黄赤交角取23.5°,完成下列各题。

若不考虑地形,四地的纬度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可能为冬至日
B.M点的数值可能为43.5°
C.P点的数值可能为90°
D.②地的地理纬度可能为13°S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下图为湖口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3,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C.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长江干流水位高 D.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关于三峡水库排蓄水对鄱阳湖吞吐作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蓄水期泥沙输出量增大 B.泥沙的吞吐量差变小
C.流量的吞吐量季节变化变小 D.流量的吞吐量差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