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20℃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移动 |
B.在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C.当植物缺镁时b点的位置将右移 |
D.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点的位置将向左上方移动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了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和20 |
B.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和40 |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是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不含32P |
D.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是:从0到20条都有可能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
B.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涉及到细胞凋亡过程 |
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D.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
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
B.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具有选择透过性 |
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D.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一种细胞通讯的信号分子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
B.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 |
C.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和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