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特点?
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比喻的含义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此词是欧阳修贬官颍州时所写。
(1)这首词上片描写生动传神,请找出两个表现力强的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词的最后一句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等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剔银灯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②如共,刘伶③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④、老成悴⑤。只有中间,些子⑥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
[注]①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与欧阳修在酒席上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②争:怎。③刘伶:西晋狂士,嗜酒。④騃:呆。⑤悴:衰弱貌。⑥些子:一点儿。
1.上阕词人是如何评论三国英雄的?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归朝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1.上阕词人描写了景物,抓住了与,组成了一
幅江南水乡冬日晨景图,“”为写景之总括;“”
为转笔,由写景转写旅人。
2.下阕词人转入抒情,“”表现词人厌倦羁旅行役,“
”表现词人思念故乡亲人。
3.全词结构匀称完整,以和写法见长,词意的表达不冗不蔓,
由景到情的发展极其自然,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