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得兄事之②头发上指③籍吏民
④群臣怪之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太子迟之
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沛公军霸上⑨烛之武退秦师⑩范增数目项王
A.①⑦/②③⑩/④⑤⑧/⑥⑨ | B.①②⑦/③⑩/④⑤⑨/⑥⑧ |
C.①②⑦/③⑧⑩/⑤⑨/④⑥ | D.①⑦/②③⑩/④⑨/⑤⑥⑧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以剑舞 | B.樊哙侧其盾以撞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
C.切而啖之 | D.有封侯之赏 |
夜缒而出,见秦伯 而燕见陵之耻除矣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B.微斯人,吾谁与归? |
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D.何陋之有? |
翻译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畏,字子安,其先遂宁人,父徙洛阳。畏幼孤好学,事母孝,不事科举。党友交劝之,乃擢进士第。调成纪主簿,不之官,刻志经术,以所著书谒王安石、吕惠卿,为郓州教授。自是尊安石之学,以为得圣人之意。除西京国子监教授,舒亶荐为监察御史里行。舒亶有盗学士院厨钱罪,为王安礼所白,畏抗章辨论。亶罢,畏坐左转宗正丞,出提点夔州路刑狱。吕大防、刘挚为相,俱与畏善,用畏为工部员外郎,除监察御史,擢殿中侍御史。防、挚之争,畏助大防攻挚十事。挚罢,苏颂为相,畏复攻颂。颂罢,畏意欲苏辙为相。宣仁后外召范纯仁为右仆射,畏又攻纯仁,不报。畏本附辙,知辙不相,复上疏诋辙不可用。其倾危反覆如此,百僚莫不侧目。宣仁后崩,吕大防欲用畏谏议大夫,范纯仁以畏非端士,不可,大防乃迁畏礼部侍郎。及大防为宣仁后山陵使,畏首背大防,称述熙宁、元丰政事与王安石学术,哲宗信之,遂荐章惇、吕惠卿可大任。惇入相,畏遣所亲阴结之,曰:“畏前日度势力之轻重,遂因吕大防、苏辙以逐刘挚、梁焘。方欲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惇至,徙畏吏部,引以自助。中书侍郎李清臣、知枢密院安焘与惇不合,畏复阴附安、李,惇觉其情;又曾布、蔡卞言畏平日所为于惇,遂以宝文阁待制出知真定府。寻落职知虢州,入元祐党。蔡京为相,畏遣子侄见京,以元祐末论苏辙不可大用等章自明,又因京党河南尹薛昂致言于京,遂出党籍。畏颇为纵横学,有才辩而多捭阖,与邢恕缔交,其好功名富贵亦同。然恕疏而多失,畏谋必中,其究俱为搢绅祸云。
(节选自《宋史·杨畏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友交劝之交劝:结交勉励 |
B.为王安礼所白白:揭发 |
C.畏前日度势力之轻重度:揣度 |
D.又因京党河南尹薛昂致言于京致言:献言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欲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 |
B.方欲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 |
C.方欲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 |
D.方欲逐/吕苏二人觉/罢畏言职/畏迹在元祐/心在熙宁首/为相公开路者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畏原本没有仕途功名之心。虽自幼好学,却一度不愿涉足科举;被调任成纪主簿,他也不赴任,仍志在经术。 |
B.杨畏对私恩与公责不分。他受舒亶荐举,自觉舒亶有恩于他,便不顾舒亶丑行,竟然上表相争,招致贬官之罚。 |
C.杨畏与多名重臣交恶。他在殿中侍御史任上先后诋毁刘挚、吕大防、苏颂和范纯仁,甚至还有他一度依附的苏辙。 |
D.杨畏政治立场有时并不坚定。他曾举荐章惇,后章惇做了宰相,让他供职吏部,而他却不忠于章惇,终致一贬再贬。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亶罢,畏坐左转宗正丞,出提点夔州路刑狱。
(2)畏颇为纵横学,有才辩而多捭阖,与邢恕缔交,其好功名富贵亦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近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帐,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遂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主祠。(节选自《汉书•循吏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广:扩大 |
B.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案:查看 |
C.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约束:规定 |
D.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出:调离京城 |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完全表明召信臣“好为民兴利”的一组是()
①其治视民如子②开通沟渎③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④禁止嫁娶送终奢靡⑤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⑥躬劝耕农
A.①③⑥ | B.④⑤⑥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
B.在少府之职时,召信臣认为皇上吃暖房种植的不合时令的蔬菜对健康不利,于是果断地奏请停止生产和供应此类蔬菜。 |
C.召信臣为人勤劳、肯卖力,而且有谋略。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从而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
D.元始四年,皇上下诏书祭祀有益于民的官员,召信臣榜上有名,这说明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其在百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译文:
(2)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沈:弄脏。②狃:因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以是益疑狐妄 |
C.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 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
翻译。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3)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①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②,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注】①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②涔:积水。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易:平坦 |
B.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往返 |
C.布衣弗友,人君弗臣臣:能臣 |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简略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B.使曹子计不顾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
C.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D.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2)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移檄购光武购:悬赏捉拿 |
B.发兵攻拔邯郸拔:攻取 |
C.乃闭营坚壁壁:驻扎 |
D.方飨士作倡乐飨:犒劳 |
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
D.①方飨士作倡乐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2)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