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为乡曲所称 称:称赞 | B.义恭举悫有胆勇举:选举 |
C.文帝甚嘉之嘉:赞赏 | D.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隶:隶属 |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⑤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⑥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
C.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
D.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
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对下面句中的“颠覆”和“固”二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灭亡肯定 | B.倾覆本来 | C.倾覆肯定 | D.灭亡本来 |
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B.事不目见耳闻 |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 B.石之铿然有声者 |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D.赵尝五战于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①丘:坟墓。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平衍弥望弥望:满眼 |
B.延余两人坐延:邀请 |
C.与立恭豫约诣墓下诣:前往,到 |
D.故勉而终记之勉:勉强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但他们自己隐迹深藏,不随便结交朋友,只是和我相处融洽 |
B.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是个无用之人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
C.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写诗呢?” |
D.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
回来后,立恭说:“这次游览应该写篇游记。”(但是我)没有闲暇写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隐溪先生喜欢读道家书,他的儿子蒋立恭擅长写诗,他们都乐观旷达。 |
B.作者与立恭在出游时,探访了在茅屋中居住的脸色丰腴润泽的白发长者。 |
C.野游中巧遇李千户,大家饮酒作乐,或奏乐,或歌吟,或跳舞,好不热闹。 |
D.第二年寒食节,作者和立恭为隐溪先生扫墓,回忆那次郊游,都十分伤感。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
杨 朱 之 弟 曰 布 衣 素 衣 而 出 天 雨 解 素 衣 衣 缁 衣 而 反 其 狗 不 知 迎而 吠 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立,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三国志·王粲传》)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以谦名公之胄胄:后代。 |
B.诏除黄门侍郎除:授予官职。 |
C.仗大众,志兼天下兼:兼善,兼济(使……受益)。 |
D.兴造制度,粲恒典之典:掌管,主持。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年既幼弱,容状短小/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B.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C.乃之荆州依刘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文武并用,英雄毕立/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粲才能突出的一项是()
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②才学显著,贵重朝廷③闻粲在门,倒屣迎之④年既幼弱,容状短小⑤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⑥魏国既建,拜侍中⑦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⑤⑦ | C.②③④⑥ | D.②④⑤⑦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出身名门,才貌双全,少年得志,历仕汉魏两朝,直到进入朝廷的政治中心。 |
B.王粲在政治上依附曹操,曹操父子也倚重王粲。 |
C.当时袁绍、刘表都是地方割据势力,他们不能得天下的原因之一是不能重用人才,而曹操则与他们相反,这也是曹操能统一中国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
D.在曹操政权建立之初,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苏子愀然( )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
(3)酾酒临江( )
(4)渔樵于江渚之上(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固一世之雄也 | B.渺渺兮予怀 | C.何为其然也 | D.凌万顷之茫然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今安在哉?”这几句表达的意思,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所表达,是哪一句?
作者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诗,用它主要想说明的一项是()
A.明月当空,星辰稀疏,乌鸦和喜鹊都不见了,这是对当时环境的具体描绘,作者在此用它暗示环境。 |
B.写明月其实是在写人,作者借用它意在说明自己心境纯洁如明月,行事如明月,光明正大,襟怀坦荡。 |
C.诗的作者一生求贤若渴,“明月”即“贤才”,“贤才”若当空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而乌鸦、喜鹊则似贤才择主,犹豫再三而选择良枝。作者从客的悲凉,抒写自己的达观。 |
D.乌鹊南飞是作者的失落,作者追求的东西未得到,故伤感痛苦。这种士大夫失意后的落寞,让人读之心神俱悲,难以掩卷。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文言文阅读
周梅圃君家传
〔清〕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
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任烦剧剧:繁重 |
B.君力督工修复旧制制:式样 |
C.力争无少逊逊:谦逊 |
D.为相知之家作家传知:交好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
①民失其利君修复之②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
③君素闻疾之④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⑤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⑥君卒后家贫甚
A.①④⑥ | B.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唐延渠“多沙易漫”的特点,深谙治水之道的周梅圃采用深挖水道、改变水道走向、修复暗洞泄洪等方法,有效整治了唐延渠。 |
B.周梅圃廉洁正直,作者虽未明说百姓因此如何感激、爱戴他,但从文中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就可见一斑。 |
C.周梅圃就任浙江粮储道后,因为极力反对“毒民”恶政,成为贪官王亶望的眼中钉;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后,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 |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意在以家传的形式彰显传主周梅圃的政绩、人品,同时,期待以后有优秀的史官能将本文收录到正史列传中。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⑵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