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哪种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
A.口腔上皮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白细胞 | D.成熟红细胞 |
你选用这种材料的原因是: 。
(2)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吸水胀破。再用_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通过有关方法所测得的各种膜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
蛋白质(%) |
脂质——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变形虫的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人血红细胞膜 |
49 |
43 |
8 |
线粒体内膜 |
76 |
24 |
0 |
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 |
70 |
30 |
0 |
依据上表中的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
是: ;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有: 。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和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和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或NaCl)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_________。
(6)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来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_______。
(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____________。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短肢 |
正常肢 |
|
F1 |
0 |
85 |
F2 |
79 |
245 |
(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__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_____。
(8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0C)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小时) |
|
小麦 |
3 |
9 |
32 |
8 |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CO2/100 cm2叶·小时)。
(4)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
1 |
小麦 叶片 |
250C、9千勒克司 |
a |
2 |
30℃、15千勒克司 |
b |
|
3 |
玉米 叶片 |
250C、9千勒克司 |
c |
4 |
30℃、15千勒克司 |
d |
①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时,将甘蔗组织制成甘蔗汁,向其中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试管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下图中甲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丁是图甲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_______和[ ] _______;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_______;结构15与[] _______的形成有关。
(2)图乙、丙、丁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图丙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层。
(3)含RNA的细胞器有[ ] _______、 [ ] _______和[ ] 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和结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