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藏南谷地的农作物病虫害比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海拔低,气温高 B.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 D.空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这次天气过程与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图右)和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下图左)密切相关。读图回答1~2题。(双选)

据图分析.形成此次灾害天气的原因是

A.冷空气频繁南下 B.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多 C.暖湿气流带来大量水汽 D.大气中的凝结核增多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太平洋东岸沿海地区降水量减少 B.东南亚降水量增多
C.太平洋南、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 D.秘鲁渔场渔获量减少

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据此回答1~2题。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灌溉农业发达 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不相关的是()

A.河流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
B.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了地表植被的生长
C.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断流预警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读下图,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
B. 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C. 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
D. 水电增长量小于燃料油发电增长量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 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 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 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 秋季、春季 B. 冬季、夏季 C. 冬季、春季 D. 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

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

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

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

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