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变________(快、慢)。这天之后,广州的白昼变________(长、短),地球上极夜的范围变________(大、小)。
(2)请在图中标注出太阳高度为0°,地方时为20时的一点M。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4)在图中A、B、C三处地面各竖直立一根等长的竹竿,则当地正午时竿影最长的是________最短的是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000多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
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

【旅游地理】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部分遗产所在地(如位于甘肃省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的玉门关遗址等)自然环境恶劣,修复和保护困难,本次申遗历经26年筹备,两次重大调整,多轮考查评审才得以成功,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因此掀起了中哈吉三国人民重走丝绸之路的旅游热情。

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简述该遗产能够成功申报的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有“清凉夏都”的美名。云南省个旧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被称为“中国锡都”。
材料二 2011年西宁与个旧工业结构(%)

材料三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三,分析西宁市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
(2)分析2011年西宁与个旧工业结构的共同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3)比较分析西宁与个旧两地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推测红海的地质作用发生过程。
(2)根据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文、水系特征的差异。(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河河口地区人口密集的主要自然条件。

社会生活噪声主要由商业、娱乐等活动产生。下图示意某市的居住区在2001至2008年的噪声达标情况,噪声超标值越大,说明噪声污染越严重。

(1)比较该市居住区2001至2008年昼夜噪声污染变化特点的异同,说出该市居住区夜间社会生活噪声的来源。
(2)简述降低该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