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KM2) |
年降水 量(mm) |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均 亩产(kg) |
粮食总产 量(亿kg)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问题。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暖流④寒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 B.含沙量小、冰期短 |
C.水量丰富、落差小 |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暴雨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 B.围湖造田 |
C.开发地下水 | D.封山育林 |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甲风7月最为盛行 |
B.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
C.乙风1月最为盛行 |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
丙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下图为2015年7月25日8时-7月26日8时全国高温预报图。读图,回答问题。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甲——深居内陆,植被稀疏;乙——暖锋影响 |
B.甲——高气压控制,沙漠地表;乙——暖锋影响 |
C.甲——盆地地形,高气压控制;乙——反气旋控制 |
D.甲——深居内陆,盆地地形;乙——反气旋控制 |
下列城市中此时最可能会产生降水天气的是()
A.乌鲁木齐 | B.长沙 | C.银川 | D.上海 |
Ⅰ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Ⅱ图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 乙日可能为冬至日 |
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
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 |
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 |
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