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
材料一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人物
梦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林语堂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周谷城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2分)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1700年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一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任何人都更多地注意外国呢?
——引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

时间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咸(丰)同(治)时代
旧式武器与运输
机械武器与运输
光绪时代
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
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

——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材料三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全面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
——引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
(3)材料三反映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促成了工商贸易的繁盛发展。城市非常需要劳动力,以各种方式和封建领主争夺农民,这就进一步造成封建农奴制和庄园制的瓦解。城市涌现了新兴市民阶级——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建立了有不同程度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或自治市,制定自己的宪章和行政管理制度,在建立立宪代议制的政治制度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封建君主为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和反对封建割据,与城市结成政治联盟,城市对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君主制过渡,也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姚介厚等《西欧文明》
依据材料,分析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转型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明代,全国八大钞除九江为长江关外,其余七个均设在京杭大运河沿线,从北至南依次为:崇文门、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北新。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运河七关商税年均收入共计31万余两,天启年间(1620--1627年)年均收入为42万余两。清代,运河七关全部保留下来。康熙年间岁入60余万两,到清代中叶已增至一百四五十万两。

年代
康熙25年
(1686年)
雍正3年
(1725年)
乾隆18年
(1753年)
嘉庆17年
(1812年)
运河关税岁入(万两)
63.7
63.9
154.3
144.1
占全国关税总额(%)
52.2
42.7
33.6
29.9

资料来源:据各朝《会典》关税项及《史料旬刊》27—30期所载各关税额统计。
——许檀《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
依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清时期运河钞关关税收入概况,如何认识这种情况。

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青铜器克罍(léi),其内壁铸有铭文,如图,铭文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周王室官职名,这里指任此职的召公奭(shǐ)说,你用(宣誓效忠的)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纪念此事铸造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1)阅读这段材料,从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哪些信息?
方法二:归纳历史事实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依据材料,说明归纳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有人认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立法的方式完成从“人治”向“法治”的过程。依据英法美等国的历史事实归纳说明这一观点。
方法三: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联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联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4)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目
苏联“斯大林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和钢铁工业。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企业。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
为动力的汽车,美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当时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各家为了生存加紧对汽车的技术改造,新型号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业日益成熟,三大汽车企业也发展成与美孚石油公司等齐名的垄断性大企业。三大企业开创了许多“美国第一”,如福特公司最先实行流水线作业方式装配汽车,通用公司率先采取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三大公司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到经济大萧条前夕,美国汽车年销量冲破500万辆。
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推动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