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题。
当长江处于汛期时,与以上哪副图情况最相符
|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确定 |
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
|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
| C.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
| D.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
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 B.不能补给洞庭湖 |
|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1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 D.10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A.1月份冰层厚度大 |
| B.3月份累计昼长短 |
| C.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
| D.9月份平均气温高 |
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 C.②③①④ | D.④②③① |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地面发现三处煤层出露,如要在这里进行钻探,探钻应设在()
| A.A地 | B.B地 |
| C.C地 | D.D地 |
关于地面Ⅰ、Ⅱ区的岩层褶曲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构造适合打隧道 |
| B.A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 |
| C.B地不可能挖到化石 |
| D.B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 |
下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锋面为()
| A.北半球冷锋 | B.北半球暖锋 |
| C.南半球冷锋 | D.南半球暖锋 |
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 A.横断山脉 | B.秦岭山脉 |
| C.天山山脉 | D.青藏高原 |
在海拔2 100~3 000米左右的高度,南坡为荒漠、草原,北坡为云杉林,主要因为北坡()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
| 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
|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
| 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