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B.降![]()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 |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
C.太阳的东升西落 | 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A.上下颠簸 | B.先摇晃后颠簸 |
C.左右摇晃 | D.先颠簸后摇晃 |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10月27日报道,一颗小行星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原子弹那么大。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这颗小行星来自
A.①和②之间 | B.②和③之间 |
C.③和④之间 | D.④和⑤之间 |
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 | B.同向性 |
C.近圆性 | D.类地性 |
读图“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与“瀑布风景”图片,回答下列小题:A、B、C圈层分别为:
A.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瀑布风景”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5个 | B.4个 |
C.3个 | D.2个 |
下列能源中不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
A.煤炭 | B.风能 |
C.地热 | D.水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