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与③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是五碳糖 |
B.促进转录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C.某基因含96个脱氧核苷酸,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32个氨基酸 |
D.转录完成后,结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
下表为黄豆和玉米干种子中4类重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g)。
有机物种子 |
甲(CHON) |
乙(CHO) |
丙(CHO) |
丁(CHONP) |
黄豆 |
35.1 |
8.6 |
18.6 |
0.82 |
玉米 |
8.1 |
69.6 |
3.3 |
0.32 |
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 )
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丁的合成需要甲的参与 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用含15N、35S、 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A.只含32P |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
C.少数含15N、35S和32P | D.全部不含35S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C.RNA是遗传物质 | D.DNA是遗传物质 |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的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了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