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甲(顶生)×乙(腋生) |
101腋生,99顶生 |
甲(顶生)×丙(腋生) |
198腋生,201顶生 |
甲(顶生)×丁(腋生) |
全为腋生 |
A.顶生;甲、乙 | B.腋生;甲、丁 | C.顶生;丙、丁 | D.腋生;甲、丙 |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
B.在适宜光照下,35 ℃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 |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
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 |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 D.因变量和自变量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
A.ATP中远![]() |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中起作用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 |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