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在北京农业嘉年华上得到展示。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成果说明()
①人能够根据事物的属性加以利用
②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摆脱规律的制约
④创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的发展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2015年7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也是我国发射的总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这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此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测、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
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③只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就能推动技术进步
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如今的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趋之若鹜,对本国传统节日却日趋淡漠;一条条胡同、弄堂变成一个个“欧洲花园”“美国小镇”;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缺乏兴趣,英文书却常捧在手心;乡村理发店也开始叫“蒙娜丽莎发廊”……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违背的哲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是否定旧事物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④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