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⑴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
⑵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复制。
⑶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        复制。
②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
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B.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C.该种抗枯萎病基因之所以能在金花茶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两者的DNA结构相同
D.为了保证金花茶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下列生物技术与相应的实验目的,配对不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移植——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
B.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克隆植物
C.培养根尖分生组织——获得带病毒的植物苗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浸泡插条基部——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下列关于细胞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B.二者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相差不大
C.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是提高动物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措施之一
D.动、植物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一样的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B.Na+ 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