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 |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C、H、O、N、P、S六种元素 B.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C.新陈代谢 D.细胞分裂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 | B.钙盐 | C.钠盐 | D.尿素 |
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
|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