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
(1)该图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按北京时间为当日14时,在图中填出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经线的度数(注明东经或西经)。
(2)在图中标出A点,A点为当日18点且昼夜平分。
(3)在图中标出B点,B点此刻为当日20点,且昼长16小时。
(4)在图中(南半球部分)标出C点,C点此刻为12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
(5)图中F点约为当日________时;________时日出。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
(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
(3)2008年,人类的探测器又一次成功登陆E(字母)星球,并发回高清晰照片,从而证实了该星球曾经存在大量________,并可能存在过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风速比荒漠________。
(3)上述现象表明,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图”,读图回答。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甲乙区域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乙区域土壤为________,在干湿地区划分中,丙属于________。
读北纬30°附近的两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河流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
(2)甲、乙两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A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乙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城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