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成酶是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如右图所示),它有两部分组成,F0为嵌入生物膜的疏水端,F1为生物膜外的亲水端,根据图示有关该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合成酶在细胞内核糖体合成,并经过加工而成 |
| B.该蛋白质存在于原核细胞质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等生物膜上 |
| C.由图示结构信息可判断F1存在于细胞膜、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内侧 |
| D.人剧烈运动时的肌肉细胞中,该酶也有活性 |
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 试管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
| 1 |
1mL 清水 |
35℃~38℃水浴 |
1mL 10%鸡蛋清溶液 |
||||
| 2 |
1mL 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5 |
1mL 10%鸡蛋清溶液 |
||||
| 3 |
1mL 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1mL 10%鸡蛋清溶液 |
||||
| 4 |
1mL 胰蛋白酶 |
4℃水浴;pH=9 |
1mL 10%鸡蛋清溶液 |
||||
| 5 |
1mL 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5mm×5mm毛边纸 |
||||
| 6 |
1mL 纤维素酶 |
35℃~38℃水浴;pH=5 |
5mm×5mm毛边纸 |
||||
| 7 |
1mL 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7 |
1mL 10%鸡蛋清溶液
|
在盛有300ml5%的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加入10g新鲜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将整个装置(如下图甲)置于25℃环境中,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产生的CO2,结果如下图乙中曲线Ⅰ所示。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结果如图乙中曲线Ⅱ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最可能是()
| A.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
| B.换用3%的葡萄糖溶液 |
| C.将温度升高到50℃ |
| D.换用较小容积的锥形瓶 |
下列对酶专一性的研究实验中,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底物 |
酶 |
试剂 |
实验自变量 |
|
| A |
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
蔗糖酶 |
斐林试剂 |
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
| B |
淀粉溶液 |
麦芽糖酶和淀粉酶 |
碘液 |
酶种类不同 |
| C |
蛋清溶液 |
蛋白酶、淀粉酶 |
双缩脲试剂 |
酶种类不同 |
| D |
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
淀粉酶 |
碘液 |
是否变蓝 |
一位学生做出假设: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发率低于被埋的种子。该学生将10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10粒种子置于土壤表层,所得数据见右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学生应()
| A.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
| B.做出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
| C.修改假设 |
| D.用大量种子来重复这一实验 |
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则发生质壁分离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