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
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
兰州水车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图中箭头表示水车旋转方向。根据资料完成2~3题。
当连接水车的输水道将水输往西南面的农田时,此河段的水流方向是
| A.自西向东流 |
| B.自东向西流 |
| C.自西北向东南流 |
| D.自东南向西北流 |
一年中,当河水位低于水车轮时,水车不能够发挥提水作用。此时,也是该地
| A.水土流失严重的时候 |
| B.沙尘灾害严重的时候 |
| C.粮食收获的时候 |
| D.经常烧土炕取暖的时候 |
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
| A.流水侵蚀作用 |
| B.风力侵蚀作用 |
| C.地壳水平运动 |
| D.地壳垂直运动 |
该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1~12题。
|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 男性人口(万人) |
5.04 |
15.14 |
14.68 |
4.94 |
1.76 |
| 女性人口(万人) |
3.84 |
17.10 |
11.63 |
4.01 |
1.78 |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
|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
|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
| A.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
| 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 |
|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该图是我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 | B.冬季无污染 | C.地价低廉 | D.工人素质高 |
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该图是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18~20题。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 A.交通通达度低 | B.环境质量差 | C.地租较低 | D.服务设施差 |
R3区域主要是()
|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绿化区 |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楔形模式 | D.多核心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