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2015年5月16日,山西省阳城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CS2)泄漏事故。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氧化物 |
B.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
D.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7 |
0 |
3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 B.加热液体 | C.过滤 | D.收集氧气 |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
C.镁条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白色固体 |
D.铁丝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固体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25 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