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
|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人民资本主义 | B.强大的国防体系 | C.福利制度 | D.发展农业生产 |
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
|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 D.赫鲁晓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