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利用烯烃的有机小分子在钯作用下合成大分子。1977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用锌原子将碳原子运送到钯原子上,实现“根岸反应”。两年后,日本科学家铃木章用硼元素取代锌,实现类似的效果,并且毒性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这就是“铃木反应”。对以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是短周期元素 | B.硼酸是弱酸 | C.钯及化合物常作催化剂 | D.锌是主族元素 |
由乙烯和苯推测苯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1 mol苯乙烯可以和4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内 |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CH2和![]() |
B.CH3CH2CH2CH3和![]() |
C.CH3Cl和CH3CH2Br | D.CH3OH和CH3CH2OH |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C2H4 | B.C6H6 | C.C8H18 | D.C2H2 |
某条件下的反应CH3CH=CH2(g)+H2(g) →CH3CH2CH3(g)△H=-125.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25.4J·mol-1 |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25.4J·mol-1 |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25.4J·mol-1 |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25.4J·mol-1 |
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B.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
C.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