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说法应属于
| A.西学东渐 | B.西学中源 | C.中体西用 | D.西体中用 |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 A.0.55个 | B.2.5个 | C.3个 | D.4.6个 |
元代王祯指出:“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佃民,必求垦佃,犹不胜稼。”这反映的本质是
| A.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 B.小农经济阻碍经济发展 |
| C.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 D.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
【乾隆时《南江县制·棉布谣》:“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生 |
| C.早期包买商已打入生产领域 |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