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
|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
|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
D.主要反映了佛教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
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单位:百万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年份 |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
运抵欧洲数量 |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
| 1550 |
3 |
3 |
2~3 |
| 1600 |
11~14 |
10 |
4.4 |
| 1650 |
10~13 |
8~9 |
6 |
| 1700 |
12 |
10~12 |
8.5 |
| 1750 |
18~20 |
18~25 |
12.2 |
| 1800 |
30 |
23~25 |
18 |
A.西属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地 B.西班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
C.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 D.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
|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 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徽郡)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人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人,不能支什之一。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顾炎武在此认微商兴起的原因是
| A.江南经济发达 | B.迫于生存的需要 | C.徼州人善于经商 | D.安徽物产丰富 |
下面是唐朝与北宋早期的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的基本情况简表。北宋与唐朝录取人数出现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时代 |
时间(年) |
科举次数(次) |
录取进士总数(人) |
平均每榜(人) |
| 唐朝 |
290 |
268 |
7448 |
28 |
| 宋太祖 |
17 |
15 |
188 |
13 |
| 宋太宗 |
21 |
8 |
1487 |
186 |
| 宋真宗 |
25 |
12 |
1760 |
147 |
| 宋仁宗 |
41 |
13 |
4561 |
351 |
A.北宋完善了科举制 B.北宋增加了科举次数
C.北宋强化了君主专制 D.国家调整了用人方针
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判断,该建筑特征主要体现出

| A.多雨的气候特点 | B.居民的宗法意识 |
| C.迷信风水的习俗 | D.农耕文明的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