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中国传统模式自己的、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因袭了商周时期的思想 |
B.孔子思想中的部分因素不适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
C.孔子的思想尚不成熟 |
D.阿诺德·汤因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孔子思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两极对峙格局下大国关系的体现 |
B.意味着美苏“大国合作”政策的终结 |
C.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 |
D.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