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历史人物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一重要思想
西塞罗
| A.是罗马成文法史的起点 | B.体现了古罗马公民法的形成 |
| C.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 D.反映了万民法体系的基本形成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全国政府“应当在一切案件中对各州的法律享有否决权,正如同英国国王在此之前所做的那样。我认为这是十分基本的一点,这是剥夺州主权的最小可能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在纸面上规定的权力都将无从成立。而且它还将产生各州的内部不稳定。”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 A.建立统一的全国政府,维护各州的主权 |
| B.在维护各州主权的前提下建立邦联 |
| C.在限制各州主权的基础上建立邦联 |
| D.中央政府有绝对的权威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
1855年,英国下议院议员查尔斯•伍德写道:“当我(在1825年)初次进入议会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我们的法律变更由个别议员提出,并作为非党派问题靠双方议员的联合行动实行。现在,当某个非党派人员提出一项计划时,并非等于自行提出议案,而只是为了唤起政府的注意。”材料主要表明
| A.议会中的党派斗争激烈 | B.非党派议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
| C.政府的职权在不断削弱 | D.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干预 |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 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
|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
|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
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了财产私有 |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
| C.维护奴隶制度 |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