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
历史必修一介绍的是有关政治文明历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政治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等 |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
C.任何政治制度都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D.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派 | D.现代主义 |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
C.20世纪70年代初 | D.20世纪80年代末 |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④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A.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 B.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
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两图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
B.抗战时期 |
C.过渡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